前白蛋白(PA)校准品和总蛋白的区别是什么!
产品介绍:
前白蛋白(Prealbumin, PA),分子量5.4万,由肝细胞合成,在电泳分离时,常显示在白蛋白的前方,其半衰期很短,仅约12小时。因此,测定其在血浆中的浓度对于了解蛋白质的营养不良、肝功能不全、比之白蛋白和转铁蛋白具有更高的敏感性。
校准品是参考物质参考物质,是一种材料或者物质,某一种或多种特性值只够均匀并被良好确定,用于校准测量系统,评价测量程序或为材料赋值。
为了克服纯标准品和病人样品间的基质差异,20年前开始应用具有与病人样品基质效应相似的校准品替代标准品,用于日常工作。在以往的应用中用户往往不注意校准品的应用的性,任何方法或仪器、试剂使用一个校准品,严重影响检验质量。从上面的校准品定值方法中,我们可以知道,只有在使用了和定值时相同的检测系统,得出的结果才能同参考方法结果具可比性。
【来源】
校准品大多来源为人样品的混合物,如混合血清。本身内含被检分析物,植被时刻添加某些分析物,增加含量。
区别:
目前检验科开展白蛋白和总蛋白,开展前白蛋白的意义在于:
(1).前白蛋白分子量小,半衰期短,升高和降低更为明显,可作为早期肝功能损伤的指标,比白蛋白具有更高敏感性。
(2). 前白蛋白的检测同时可用于判断患者的营养状况,例如肿瘤术前和术后的,或者当您在住院,亦或者当下营养供应的情况。而白蛋白经常用于检测肝病或者肾病,了解您身体是否能够吸收足够的氨基酸。
(3).前白蛋白可作为实体瘤患者后肝功能损害的预见性指标。在接受的实体瘤患者中,在前PA下降群体中发生肝功能损害概率为72.2%,而在前PA正常群体中为4.4%,两者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(P<0.01)。
意义:
除了作为一种灵敏的营养蛋白质指标,PA在急性炎症、恶性肿瘤、肝硬化或肾炎时其血浓度下降。
1.肝脏疾病时前白蛋白更敏感,有人认为有30%白蛋白正常的肝病患者的前白蛋白减少,坏死后肝硬化几乎是零。肝硬化肝细胞坏死较轻,前白蛋白变化不大,预后较好,当病情改善时,前白蛋白亦迅速升高。
2.亚急性肝坏死前白蛋白一直在低值,故前白蛋白可用作判断肝病预后指标。肝癌以及阻塞性黄疸患者均可降低,其降低程度与病情有密切关系。
3.结合转氨酶、胆红素检测对不同类型肝脏疾病和非肝脏疾病有鉴别意义,如前白蛋白、转氨酶、胆红素均增高,多属急性肝脏疾病,如前白蛋白不增高,仅转氨酶、胆红素增高则应考虑非肝脏本身疾病。
4.肾病综合征前白蛋白不仅不减少,而且在饮食充分时还可以升高。营养不良负氮平衡时前白蛋白减少。
前白蛋白(PA)校准品和总蛋白的区别是什么!